「我去報名考個公務員吧。」「不,你不想!」

「我去報名考個公務員吧。」「不,你不想!」

作者:茵茵細語(爸媽進化論主筆)

2020年國考報名,從10月15日起到10月24日止。

擬招2.4萬人,較上年度招錄規模有大幅增加。

國考報名人數截至10月21日18時,過審近60萬。

相關熱門崗位,競爭比達到1109:1。

據悉,2018年報名人數為130多萬,最大競爭比達更是達到了2400:1。

看著去年的數據,不知今年又將是怎樣的一個盛景呢?

每年的競爭比例都在飆高,但很人還是願意一頭衝進去充當分母

也有網友質疑:廣大青年除了一門心思地想考公務員,就沒有其他事可做了嗎?

而我也想問,

後來,那些沒考上公務員的人都幹什麼去了呢?

目前,大家對公務員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呢?

想起前幾天看到秦捉月的原創漫畫文章,很有意思。

標題是:當大師們加入了家族群。

在這組漫畫里大師們被嫌棄的理由很多,催婚、生子,而最多的是:在外畫畫也不掙錢,快回來考個公務員吧。

於是就有了無奈的杜尚。

姑:達達主義?藝術家?就是畫畫的唄?

姑父:要我說,啥都不如回來考個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來得穩當。

悲催的梵高。

父親:整天在外邊漂著,畫畫也掙不著錢,趕緊回來考個公務員吧。

看來在當今社會和家庭的熱門話題中, 「公務員」已經是個繞不開的現實了。

在評論區里,網友們顯然對「考公務員」也很有話說。

考公務員真的是很重要的事了。

有好事者還在追問:達芬奇邀請杜尚、雷阿諾、畢加索進入了群聊「考公務員」了嗎?

北方人發現廣東的父母讓孩子去考公務員的理由是:看你以後也沒啥出息,去考個公務員吧。

越看越讓人忍不住要想,假如這些大師們在現代,是否真會因為一時窘迫,而被家人要求去考公務員呢?

真希望世間不要因為多了一個普通的公務員,而少了一代引領頂尖藝術的大師。

知乎上有個話題讓網友們吵翻了天:在當代,最大的陰謀叫「別考公務員」。

反對的網友說:一年掙幾十萬不好嗎?幹嘛非去當公務員?

支持的網友說:考得上清華選擇去賣豬肉,和考不上清華只能去賣豬肉是有區別的。

貌似有些知道內幕的網友說:現在的公務員都當成了賺錢的職業,而不是要盡心盡責為社會做貢獻了。

但更有堅持正義的網友說:你以為古道熱腸嫉惡如仇的百姓不多啊,舉報就有單位敢查。

保持客觀的網友說:

那麼,當公務員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?

同樣在知乎上,有網友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回答道:別人都以為我應該感到幸福,而我自己卻覺得真的不幸福。

他還呼籲:其實每個崗位都是有喜有憂的,不要只看優點,就以偏蓋全,認為所有的公務員都應該「被幸福」。

有網友回復道:

我現在也被逼走上了這條路,感覺就自己不開心。

在體制內,要處理各種關係,特別是上下級,太壓抑了,生怕哪句話說錯。

還有網友把這個話題的所有回答統計了一下,得出結論:

在職1-3年的:內容基本都是朝氣滿滿,鼓勵奮進,充滿希望。

在職4-7年的,基本都說無聊,累,沒錢,想走又不敢走。

在職10年左右的,基本都是來推銷自己副業的。

剩下的都是來罵得了便宜還賣乖的。

看著這些言論,不禁想問:到底哪一種才是公務員應該有的樣子?

俄羅斯總理普京曾向所有公務員發出警告:「如果你們想賺錢,那就去做生意;如果你們想繼續做公務員,那就請你們靠一份國家工資生活。」

他的潛台詞是:想發財就不要做公務員。

公務員是國家公職人員的統稱,他們遍布政府機構的各個崗位,在能為人民服務的各個地方。

事實上,大多數公務員,其實都沉浮在一線的基層。

工資不高,權力不大,但工作環境惡劣,工作瑣碎繁忙,支教、駐村、結對。

他們更希望得到社會輿論和服務對象的理解支持。

人民日報曾發表評論:做基層公務員,需要一點情懷。

比如,之前因網友們質疑而上「熱搜」的80後白頭幹部,李忠凱。

本是正常的楚雄州幹部任前公示,但配發的照片上他滿頭白髮,不太像80後。

網友的質疑,讓這名普通公務員意外「走紅」。

深入了解後發現,他常年負責扶貧、移民搬遷等一系列工作,所在鄉鎮又是當地「任務最重的一個」。

「為人民服務,讓人民滿意」應是公務員追求的永恆價值。

這也正是這個職業與其它職業最大的不同點。

如今社會上看公務員,只看收入的穩定、環境和條件的優厚、社會的尊重等「靚麗外表」。其實,還有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、推動社會進步的職責、促進全員幸福的使命等豐富內涵。

如果每一個嚮往公務員職業的人,只把待遇、名利等個人享受作為衡量個人幸福的「參數」,而把履行職責所吃的苦、推進工作所受的累、服務群眾遭遇的委屈當作不幸福。

那麼就很容易落入個人主義的俗套、步入享樂主義的誤區,既不長久,也不會獲得在這個崗位上真正意義上的滿足和幸福。

所以, 真怕有些覺得在外混不下去的人,把考公務員當成避風港、救命稻草;

還有的,在家人「苦口婆心」的勸導下,糊裡糊塗在各種安排下:放棄理想,「被報考」。

想考公務員,沒有錯,考公務員的道路也並不輕鬆。能考上公務員的人,無論是從學歷、能力、毅力方面都非常優秀。

每一份職業,都有它存在的價值,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。

只是人的眼光會決定這份職業的高度與未來。

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,也有自己更適合走的道路。

歌德說,哪裡沒有興趣,哪裡就沒有記憶。

今年高考結束後,北京師範大學考試與評價中心發布《00後高考志願興趣報告》,這份報告,涵蓋了全國的77.2萬考生,覆蓋了大半個中國。

其中00後最感興趣的十大人文專業中,歷史學和文物與博物館學、考古學遙遙領先。

00後最感興趣的十大理工專業中,心理學、法醫學也顛覆了人們對以往理工專業的認知。

雖然很多考生興趣度非常高的專業,未來的職場收入並不高。

但我們還是很願意看到00後能純粹按照自己的興趣去選。

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跟著興趣走,以後的道路才會走得更遠。

當然,我們也要清醒地認知識到,光有興趣僅是個開端。

在生涯規劃領域裡興趣是有三個層級的:感觀興趣、自覺興趣、志趣。

興趣到職業是一個不斷練習、精進和攀登的過程。

愛因斯坦說:我認為,對於一切來說,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。

有興趣、有熱愛,才會有堅持。

有很多聰明的人做出了看似聰明的選擇,但隨著時間流逝,形勢變化,也許從長遠來看,並不一定是真正的贏家。

而那些選擇自己熱愛,並長期埋頭堅持的人,也許不一定都會光輝燦爛,但他一定覺得日子過的充實而有意義。

回到開頭我想問的,後來,那些沒有考上公務員的人都幹什麼去了呢?

如果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,也許,這就不再是問題了吧。

作者簡介:茵茵細語,富書專欄作者,初中生寶媽一枚,富書專欄作者,青少年生涯規劃、高考志願填報導師,願和孩子們一起成長,一同見證奇蹟,本文首發爸媽精讀頭條號;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,文章來源:爸媽進化論(ID:bmjhlc),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,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,侵權必究,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《好好生活》